
“原子级制造:前沿与应用”自然国际会议在宁举行
操控原子可“按需造物”,南京已“先行一步”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
11月11日至14日,“原子级制造:前沿与应用”自然国际会议在南京举行。会议由南京大学与自然出版集团联合主办,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协办,东南大学、苏州大学等共同组织,吸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学者、专家及产业代表参加。
原子级制造究竟是什么?其应用前景价值几何?为何吸引了这么多专家学者的目光?
小原子大价值,已现产业化雏形
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元,直径通常在埃米(纳米的十分之一)量级,不到人类头发丝的100万分之一。原子级制造是将原子精准操控、按需构筑,实现原子尺度结构或原子精度加工,是具有战略性、引领性的未来产业之一。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,如果能实现单原子特征的芯片,其尺寸、功耗可降低至当前的千分之一以下,计算能力则提升千倍以上。
原子级制造概念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提出,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兴起,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。1984年,南京大学王广厚院士率先开展原子团簇物理技术研究,是国内该领域的先驱科学家。所谓原子团簇,指的是由几个至几百个原子通过化学键或弱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、尺寸介于单个原子与宏观固体之间的微观集合体。
“一开始我们用探针控制原子位移,效率低得难以想象。”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亚当介绍,出于兴趣,他多年前从理论物理跨界到原子级制造与AI交叉研究,此次专程赴南京参会,只为追踪领域最前沿动态。让他尤为关注的是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的研究,“我看过研究所所长宋凤麒的论文,他们采用原子团簇的方法来提高效率,极具启发性,且更接近产业应用。”
盛达优配-炒股配资代理-线上配资开户-正规合法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